剪出热爱 映出生活——天桥区制锦市街道社工站短视频剪辑学习小组服务案例

发布者:天桥区制锦市街道社工站                   点击数:315                   发布时间: 2024-12-23

一、背景介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9.8%。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合作开展的2021年中国老年健康和家庭幸福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显示超八成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聊天,一半以上老年人将智能手机用于看新闻、看电影电视剧等休闲娱乐活动。“数字化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将会激增。”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说,调查过程中,不少基层计生协调查员还感受到,老年人渴望得到关注,愿意积极参与社会交往。

制锦市街道是典型的开放式老旧小区,大多住着的都是老济南人,辖区内困境老人111人,持证残疾人400多人,特困供养4人,制锦市街道60岁以上老人4300余人,占比超过总人数的22%,高于全市老年人占比,各社区老龄化较严重,但制锦市街道老人比重占比每年呈上升趋势,街道更是以老旧小区为主,对于养老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中不乏有失能半失能、特殊老年群体。小组落地朝阳街社区在天桥区制锦市小区的东南角,位置居城市中心,辖区面积0.11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557户、3700余人,203名党员。社区是当地的老社区,大部分居民是拥有城镇户口的原住居民,多数受过一定基础教育,也有小部分居民是从农村随子女搬迁而来,整体经济能力属于当地中等水平,有一定的代表性。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建在小区隔壁,设有活动室、放映室、会议室,图书阅览室等,为活动提供了优越的活动场所。社区工作者13人,有完整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笔者在朝阳街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了解到了解到社区60岁以上老人的基本信息,由于顾及到老年人的现实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走访到老人家中了解情况,采用了访谈式问卷,共调查20位老人,结合老年人数字智能设备使用访谈的问题表,了解到社区老人们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数字鸿沟现象,数字适应能力普遍较弱,需要通过学习更多数字技术知识以适应现代数字时代的发展需求。笔者根据研究思路的内容整理所得的访谈问卷资料,分析社区老年人数字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到底有哪些从而为下一步小组活动如何设计活动内容设计做好准备。

面对刚刚步入老年阶段的老年人,就社区老年人而言,这些老年人对手机智能化的使用有着极大的需求,数字化的参与属于社会参与的一部分。伴随着短视频的兴起,老年人们不仅仅希望可以看多样的视频,还希望可以自己发多样的视频。记录生活,分享生活也是他们所追求的。通过短视频剪辑的学习,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在记录和分享美好的同时也能够愉悦心情。短视频的学习和剪辑需要动手和动脑,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预防认知症疾病。

二、分析预估

1.学习新技能的需求

社工发现辖区部分老年人对摄影很有兴趣,在日常交流过程中发现对视频拍摄和剪辑亦是如此。老年人表示自己在看见视频时也很羡慕,希望自己也可以剪辑这样的视频。了解这个需求后,小组招募前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视频剪辑软件进行了调查,发现老年人使用频率最高为“小年糕,因此打算以“小年糕为起点开始教学,逐步推进。小组开始的第一节课社会工作又对服务对象进行了需求调查,对于视频技巧的学习目标基本都为流畅、完整。整体来看,学习新技能需求程度还是很高的。

2.培养兴趣爱好的需求

制锦市街道社工站的社工们在和老年人的聊天中发现他们对摄影感兴趣但没有渠道去学习,经常询问家人,但家人由于时间和态度的局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支持,开展这样的小组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并实践感兴趣的事情,这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大家参与热情极高。

3.获得社会支持和融入的需求

社工在和服务对象的接触中,服务对象认为和朋友、身边人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感觉被认可和肯定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自己能够拍摄和剪辑一样视频的时候,觉得自己是能够跟随时代脚步,融入进现在这个社会。在需求调查中,有服务对象表示希望学习一些年轻人用的较为时尚年轻的东西。整体来看,对于支持和融入的需求也是较为明显的。

三、服务计划

1.小组理念

通过小组活动让对拍摄和剪辑感兴趣的服务对象聚集在一起学习新技能,认识并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作品的同时获得自信心,实现内在技能和外在人际的双重培养理念。

2.小组性质

学习小组

3.小组目标

(1)总目标

通过小组活动,促进服务对象的自我价值感,在学习中构建兴趣学习社会支持网络,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自我价值感,更为自信的融入这个数字化社会。

(2)具体目标

① 学习视频剪辑技能,弥合数字鸿沟,增强自我效能。

② 增强同辈支持,互相学习。

③ 通过影像,了解老人为中心的社交支持网络。

④ 认知症筛查,动手动脑预防认知症。

4.小组服务对象

对视频拍摄以及剪辑感兴趣的长者,5名左右。

① 年龄在55-75岁之间;

② 无重大疾病及传染病等;

③ 拥有智能手机。(最好有视频剪辑或摄影基础)

5.小组服务时间与程序

2024年9月-10月,每周四上午9:00-10:30,共5节(小组具体活动时间见每次活动安排)

6.工作员的角色

教育者、促进者

7.所需的人力及资源

人力:社工3名

资源:游戏道具、投屏大屏、纸笔、水杯

8.预计会出现的困难

(1)服务对象问题过多,造成局面混乱。

(2)服务对象基础不同,教授基础剪辑手段时,已会服务对象课堂无所事事。

(3)服务对象积极度不高,后期缺席现象严重。

9.评估方法

问卷调查:需求调查表、满意度调查表

课堂回应:在每次活动结束,询问服务对象的学习心得和反馈。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小组实施过程:小组围绕小组目标,提升组员学习力激发组员信心,第一节主题破冰起航,通过介绍小组目的和规范提升小组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导组员相互介绍增进熟悉感,引导组员下载剪映软件,激发组员的学习动力。

第二节激发动力,回顾上次内容,引导组员进一步学习剪映软件,力求每一位组员都掌握基本技能,学习添加封面和字幕的基础功能,对于有困难的组员单独辅导,确保组员都掌握。

第三节挖掘优势,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鼓励组员现场示范。对于进度快的组员,鼓励发挥带头作用帮助组员共同进步提升小组成员的学习进度,共建相互认可相互关怀的新环境,提升小组凝聚力。其次学习剪映视频的新功能,添加音乐和片头增加视频内容额趣味性。最后总结小组收获。

第四节提升凝聚力,组员主动反馈自己在家庭群分享的视频,获得一度好评,提升组员的获得感和自信心,对小组的归属感提升。组员通过自己记录笔记,回顾自己所学内容,视频制作的成果大有提升,给组员布置作业,制作一个时长在一分半的视频,要求有封面片头片尾音乐字幕,完成后投稿到社区直播号进行推广,巩固所学内容,多家联系功能的使用。告知下节课结案。

第五节,结案,巩固所学内容,展示组员的视频风采,邀请社区领导共同欣赏组员视频,并转发到社区微信群和抖音直播课,鼓励组员转发共享学习成果;处理离别情绪,小组散人情不散,定期在群里发视频,有问题联系社工。

小组结束后的跟进计划:微信群里依然有组员在询问问题,组员之间可以相互互助。这就说明我们互助的目的达到了。有组员在询问问题说明他们依然继续在学习,激发兴趣培养的兴趣已经达到。

五、总结评估

1.评估参与人员

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者、小组服务对象

(1)社会工作督导:督导老师都具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知识和经验,在不同的场域中理解服务对象给予中肯的建议,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估,使评估更专业、更全面的促进小组的开展以及小组目标的实现,提升服务对象的获得感。

(2)社会工作者:实时的参与和体验,每次活动的总结和反思,都可以作为小组评估的证据。

(3)志愿者:也是观察者,也是实时的参与者和体验者,在协助小组工作者的同时可以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大家的表现,也可以有效评估小组活动开展额情况和效果。

(4)小组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参与度和参与效果及感受最能直接反映小组的活动成效,他们也是在评估中最具有话语权的人。

2.评估方法

电话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活动记录法

3.评估内容

(1)过程评估:在课堂的收获分享阶段,服务对象们反馈的较为积极和正向,并表示可以一直参加。在课后,服务对象也在一直给予正向的反馈。

(2)成效评估:服务对象表示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开心;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对拍摄和剪辑视频很感兴趣,更积极的去记录生活。

(3)满意度评估:服务对象们表示非常满意,希望可以再次开设此类活动和课程。

六、专业反思

1.及时进行活动策划,系统深入思考问题

在活动策划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容易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去策划活动,认为活动总会实时的进行调整,就没有用心且深入的思考。开展一次活动并不容易,无论是开展的社会工作者还是参与的服务对象,怎样提升活动的意义和深度是质的思考和注意的,社会工作者应该认真的对待每一个小组,不然后悔已经来不及。

2.结合小组活动目标,及时总结从而提升小组活动的意义

在每次小组开展结束后,社会工作者要及时的做记录和总结,不然容易忘记很多细节内容。总结是对每个环节理念的提升,也是对这个环节想要传达理念的强化。在总结的同时也是在自我整理,在小组结束介绍总结也是在引导服务对象进行思考,这对小组活动目的的实现以及活动意义的提升也极为重要。

3.选择服务对象易于接受、相匹配的沟通和教学方式

在几次的和小组活动中以及和服务对象的接触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发现服务对象易于接受的沟通和教学方法,这需要及时的进行调整。除了自我观察,其实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及时的与服务对象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尽量去会更好的实现小组目标。同时社会工作者也要适当的进行自我控制,避免过度共情,保持价值中立。

4.正确使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创造性的运用社会工作方法

明确举办活动和开展小组活动的区别,明确自己的角色,正确且合理的使用社会工作方法,再结合小组的实际开展,创作性的运用社会工作技巧和方法,讲究艺术的使用,呈现更好的效果,更好的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和幸福感的提升。

 


发文单位 : 济南市天桥区天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