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城聚人气,代际融合促社区全龄发展

发布者:槐荫区张庄路街道社工站                   点击数:300                   发布时间: 2024-12-03

作者:徐晓宇、王宝颖

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中心区域的日益饱和,新城区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未来经济增长和人口集聚的任务。张庄路街道社工站服务的辖区包含12个社区,3个行政村,其中12个社区多为新社区。由于社区新市民占比较大,所以居民之间熟悉度不高,急需汇聚人气,增进邻里之间的熟悉感,增强新市民对于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提供差异化和常态化的服务。

二、需求分析

1、社会融入:社工站所服务辖区内的社区多为新兴社区,外来人口较多,社区居民之间熟悉度低,社交圈相对狭窄,难以快速融入当地社会。

2、代际沟通:不同年龄层的居民在思想观念、沟通和生活方式上存在差异,容易导致冲突。

3、社区参与:由于社区的“新”,其中的多种志愿者等人力资源彼此不熟悉、相对松散,促进社区自身的内生动力。

三、服务计划

(一)理论依据

1.地区发展模式

地区发展模式的基本假设认为社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缺乏沟通与合作。强调通过居民的参与和合作,通过组织社会活动和公共活动,培养居民骨干增强居民的交往和互动,利用社区资源来解决社区问题,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2.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是一种研究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它强调了活动在知识技能内化过程中的桥梁性作用,构成了心理特别是人的意识发生、发展的基础。人的活动具有对象性和社会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形式,是人类与周围客观事物交流与改造的过程。

(二)服务目标

1.长期目标

立足街道优势,注重从本土的‘人、文、地、景、产’中汲取养分。运用专业的助人方法打造“文化鲜明、治理创新、系统完善”的全龄友好社区。  

2.具体目标

(1)社会融入:以节日节点为契机开展普适性的社区活动,促进社区邻里之间的互助沟通,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粘性。协助新市民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的融合,让新市民人口能够更好的融入社区生活,参与社区建设。

(2)代际沟通:开展亲子互动、教育科普小课堂,为两代人搭建沟通的桥梁,减少养育过程中出现的家庭冲突和矛盾,提升家庭幸福感。缓解社区新市民老人隔辈养育难题。

(3)社区参与:培育、孵化出社区中所需的志愿者队伍2支,能够自发性地为社区服务,反哺社区。

四、实施过程

(一)社区走访调研

社工站采取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对张庄路街道 12 个社区、3 个村居进行服务的调研。定性分析是指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焦点小组的方法来进行调研需求的获取,具体了解社区的人口、辖区的志愿服务、辖区的硬件设施、共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情况;同时,通过文献分析、参与式观察来评估服务对象的居住情况、社区的场地和运用情况,以一种非量化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分析,获得服务的研究结论。定量分析的结果是社工站通过量化的数据来作为论证,以社区数据来支撑社区需求,通过这些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出有效的服务解释,社工站通过收集各个社区的可量化数据来进行数据的对照和分享,为服务的开展和服务人群的侧重点做出有力的论证和服务支撑。

(二)具体实施过程

通过前期的资料分析和社区走访,社工了解到所服务辖区内的社区多为新兴社区。外来人口较多,社区居民之间熟悉度低,社交圈相对狭窄,难以快速融入当地社会,社区内生动力不足。本街道共有幼儿园14所、小学4所、初中1所,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3所,辖区内教育资源丰富,社区新市民中存在照顾孩子的情况。通过对50名社区流动人口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到,其中76%存在隔辈子女看护问题,减少了其社区参与的机会。

第一阶段:“下来楼”社区动员行动

打开社区居民家庭的“小门”,联通社区邻里的“心门”,让社区居民从家里走到社区来。根据社区喜好进行“点单”社区社会组织“配餐”的模式开展社区服务。以节日为契机开展的手工花灯制作、艾草锤手工制作,普适性社区活动非遗扎染、扭扭棒花艺手工制作、手绘扇面等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交需求。打造互相熟悉、互助友爱的“熟人社区”氛围。活动中邀请辖区共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慈善资源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进来,形成五社联动的社区发展新格局。

第二阶段:开展“混龄工作坊”解决隔代养育难题

缓解社区流动人口隔辈养育的压力,满足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的需求,为“溜娃”提供专属空间。通过跳房子、扔沙包、滚铁环、拼图等两代人喜闻乐见的互动小游戏,让两代人在互动中感受童年时空的交叠。在绘制陶娃等手工制作让两代人在创作中进行碰撞,感受各自在不同阶段展现的特点和优势。邀请辖区慈善资源共同参与,开展家庭教育咨询,用更科学的方法为隔辈养育提供有力支持。

第三阶段:‘张庄·爱翻倍’志愿服务队孵化培育计划

在普适性的活动中挖掘志愿者,加入“社区厅长”协商议事会,培育社区骨干力量,孵化出1只社区志愿队伍,同社区工作者一同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在青少年暑期夏令营中通过开展社区微更新、微改造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志愿意识,成立1支青少年志愿者队伍,带领青少年参与社区事务。志愿者队伍组建后,社工不定时带领志愿者们开展困境人群的定期探访,摸排社区各类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

五、服务成效

1、社会融入:通过以节日节点开展社区活动,如扎染、花灯制作等,有效促进了社区邻里间的互助沟通,增强了居民之间的粘性。社工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反馈,参加活动的新市民能够更适应社区生活,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社区氛围更加和谐融洽。

2、代际沟通:开展“混龄工作坊”活动,借助跳房子、绘制陶娃等亲子互动和手工活动,为两代人搭建沟通交流桥梁;开展教育科普课堂,缓解了家庭中隔辈养育难题。社工通过访谈得出反馈,参加活动的成员表示亲子互动游戏和教育课堂,不仅仅增加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与了解,还减少了养育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提升了家庭幸福感。

3、社区参与:已组建两只志愿者队伍,分别是社区志愿者队伍和青少年志愿者队伍。这两支队伍能够自发地为社区服务,反哺社区,增强了社区的内生动力。

六、专业反思

(1)优点:活动形式丰富多样,能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吸引更多人参与进社区活动中来,从而促进各项服务的实施。在各项活动中积极邀请辖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慈善资源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整合了各方资源,为社区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不足:在活动开展阶段效果显著,但后续未能持续保持活动热度,可能是由于活动宣传不足未能得到效果巩固和深化;社区居民的需求存在多样性和差异化,但目前服务更多的是普适性的活动,对于个性化服务提供还不够充分,还需进一步细化服务内容。

(3)后续改进措施:利用多种宣传渠道,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加大活动宣传力度,同时,建立居民反馈渠道,根据反馈适时调整活动内容和安排,提高居民参与兴趣;在开展普适性活动同时,进一步了解社区特殊居民的情况,收集其个性化需求,然后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内容,争取让每一位居民都在社区服务中收益。


发文单位 : 济南市建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