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晚年一束光”老年人个案服务案例

发布者:长清区文昌街道社工站                   点击数:1389                   发布时间: 2022-11-25

案例名称:“照亮晚年一束光”老年人个案服务案例

站点名称:文昌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

案例简要描述:服务对象是文昌街道辖区内恒大绿洲社区的一名空巢老人,平时身体素质较差,经常生病住院,平日里喜欢自己在家作画,但是苦于无人倾诉,交流,导致心理较为郁闷,且自身有丰厚的书画底蕴,无处发挥自己的个人价值感。社区通过个案服务,缓解了服务对象不适的情绪,同时发挥了服务对象的价值,使服务对象发生了很大改变。

文昌街道社工站:孟庆娟 李健欣

“照亮晚年一束光”老年人个案服务案例

一、背景介绍

服务对象陈大爷(化名),男,66岁,某单位退休人员,身体状况良好,有慢性病但是一直吃药控制,状态良好,在文昌街道辖区内恒大绿洲第二社区居住。陈大爷与妻子一同居住,平时子女不在身边,属于空巢老人,退休后个人交际圈变窄,平时参与的活动也有所减少,只能自己在家画画纾解个人情绪与压力。

个人情况:社工第一次接触服务对象是在社区老年人需求调研中,8月以来社工对恒大绿洲第二社区的10余栋楼宇进行了老年人入户需求调研,社工在调研过程中碰巧服务对象在家里进行绘画练习,通过需求调研发现服务对象和老伴一起居住,平时子女上班时间较忙,很少有时间来陪伴他们,大爷的身体也不是很好,阴天下雨腿就会疼痛,所以也很少下楼锻炼或者参加一些健身活动。老伴又比较内向,也很少出去,大多数时间都是老两口在家。

二、预估分析

(一)问题分析

1.个人方面

由于服务对象是退休人员,退休后社会角色的转变,让服务对象的心理产生了强大的落差感。

2.家庭方面

服务对象缺少亲情陪伴,子女因为居住原因都不在服务对象身边,导致服务对象缺少子女的关心和陪伴,而且一直以来服务对象与老伴一起居住,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甚至生病住院也不想告诉子女。

3.社会方面

服务对象喜静,由于身体原因也去楼下的公园广场与社区其他老人玩,平时都独自在家里看电视或做家务。

(二)需求分析

1.个人层次

案主身体状况一般,腿脚不太灵活,阴天下雨就会疼痛,平时主要在家呆着,心情比较郁闷,有健康保健和情绪疏导方面的需求。

2.家庭层次

案主退休后与老伴一起居住,子女离得较远,无法及时照顾到他们,缺乏家人的陪伴,服务对象有家庭照护和亲情陪伴的需求。

3.社会层次

案主因身体原因及爱好原因外出较少,社交范围仅限于老伴,社区活动参与度较少,社区同辈群体交流比较少,社会支持网络较差。服务对象有加强同辈支持,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的需求。

三、服务计划

(一)理论支持

1.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指的是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是有优势的,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社会工作者要不断地提示自己:你所面对的服务对象都是有潜能的,拥有丰富的资源。案主有丰富的书画基础,这个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和可供利用的资源,社工可以发挥案主此项优势,推动案主自我发展。

2.增强全能理论

增强全能理论指的是社会工作在伦理价值上强调推动社会正义、尊重受助人自决与自我实现,并让受助人充分参与服务计划的制定。增强全能取向的社会工作注重独特的助人过程,包括服务对象与工作人员要建构起协同的伙伴关系;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非缺陷;注重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确认服务对象是积极的主体等。充分发挥案主自身的资源,同时丰富他的晚年生活,同时加强他与社区内其他人员的团队协作和互帮互助的能力,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服务计划

1.建立专业关系

在社工与案主接触初期,注意观察服务对象的生活方式,收集服务对象的相关信息,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预估。前期面谈中,运用聆听、对焦等会谈技巧,帮助案主正视自己的问题,明确自己想达到的目标,从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入手。在此阶段,获得案主的信任,与案主建立起良好的专业关系。

2.搭建支持网络

通过定期的入户走访给予服务对象陪伴,提供情感及心理支持,疏导服务对象存在的不良情绪,使其消极负面的情绪得到缓解,发挥案主自身价值,提高其自我效能感。社工通过链接资源为案主提供爱心义诊、公益推拿、免费义剪等活动,鼓励案主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加强与同辈群体的交流,搭建起社会支持网络。

3.发挥案主潜能

利用案主爱好书画这一特点,发挥其特长,运用鼓励支持的访谈技巧,增强案主自信心,邀请案主参与社区书画活动,并利用其特长逐步发展为助教,帮助课堂老师指导其他人员学习,发挥案主的晚年价值,丰富其退休生活。

四、实施过程

(一)建立专业关系

通过社区需求调研、入户探访等方式多方面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在第一次服务中,社工上门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获得服务对象的信任,并且尽可能地引导服务对象倾诉内心想法,宣泄被压抑的情绪;并与服务对象共同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帮助服务对象积极参与个案服务过程。在后期的会谈中,社工协助案主澄清其现在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并为其提供简单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舒缓服务对象的不良情绪,同时与案主约定会经常上门看望陪伴,并确定下次服务的时间和地点。

 

(二)搭建支持网络

为了帮助案主融入社会,扩大社会支持网络系统。社工除了日常陪伴,还为其引进资源,开展各项公益活动缓解案主郁闷情绪,链接日间照料中心开展爱心义剪活动,链接古法按摩机构开展公益推拿,链接漱玉平民大药房开展免费义诊活动,同时邀请其参与我们的书画小组活动。通过一段时间跟进,案主反馈已结识不少邻里,参与社区活动的频次也有所增加。

 

(三)寻找自身价值,重拾生活信心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引导案主找寻自身的价值,并发挥自身潜能,参与社区事务。本阶段中社工通过社工站活动群邀请案主积极发言,并在群内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得到了群内居民的一致好评,极大提高了案主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后期在书画活动案主积极主动帮助别人,自发成为老师的助教,发挥自身优势指导他人绘画,同时开展部分活动时也会积极踊跃的报名并帮社工进行人员招募,成为了可发展的社区领袖。

 

五、案例评估

(一)初期评估

由于工作前期社工与案主接触存在一定难度,案主长期在家对外人会有一定程度的排斥性,而且处于疫情严峻时期,也比较注意距离保持,在社工的努力下一步步有所改善。

(二)过程评估

通过入户、社区活动参与等多次活动的开展,案主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人也变得更加开朗,能主动参与一些社区活动,也给社工提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服务过程基本进展顺利。

{C}(三){C}结案评估

本期个案的服务周期为2022年9月13日至2022年11月14日,共计开展服务6次,服务方式包括个案会谈、小组活动。在社工的服务下,案主心理状态改善很多,活动参与度明显提高,并能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很大程度发挥了自我效能感。结案期间社工案主进行告别,并做好离别情绪的处理及后期回访计划。本次个案成效全部达成,顺利结案。

六、专业反思

社工在服务过程中,应通过多次入户倾听了解服务对象的内心世界,运用同理心,给予理解支持,帮助案主认识问题、改善心境、提高自信心、发挥潜能。并及时察觉案主的改变,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情况,跟进服务。

社工需要不断加强链接资源的能力,挖掘社区领袖,组建专业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内的困难群体开展服务。


发文单位 : 济南市长清区慧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